建設企業如何做好 ESG?觀念與策略有哪些

建設企業如何做好 ESG?觀念與策略有哪些

目錄

建設企業如何做好 ESG

觀念

  1. 長期可持續發展
    • 將可持續發展納入企業核心價值觀,理解並重視ESG對企業長期穩健發展的重要性。
    • 認識到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改善不僅有助於企業形象,還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吸引投資。
  2. 利益相關者參與
    • 強調與利益相關者(如客戶、員工、社區、投資者)的溝通和合作,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,確保企業決策的透明度和負責任。
    • 認識到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,並主動邀請他們參與企業的ESG計畫和活動。
  3. 全面風險管理
    • 認識到ESG風險是企業運營中的重要風險,必須納入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。
    • 了解和應對可能影響企業的環境、社會和治理風險,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。

策略

  1. 環境(Environmental)
    • 綠建築與節能減排
      • 採用綠建築設計和技術,如高效節能建材、可再生能源(如太陽能)、雨水收集系統等,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。
      • 目標達成建築物的能源效率最大化,減少碳排放,申請LEED或EEWH等綠建築認證。
    • 資源管理與回收
      • 實施建設過程中的資源管理和廢物回收措施,減少資源浪費,推動循環經濟。
      • 在施工現場設置廢物分類回收站,鼓勵施工人員進行資源回收。
    • 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
      • 採取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的粉塵、噪音和廢水,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。
      • 保護並恢復建設地點周圍的生態系統,確保施工不對當地生態造成長期破壞。
      •  
  1. 社會(Social)
    • 員工健康與安全
      • 提供全面的員工健康與安全培訓,確保施工現場的安全操作,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。
      • 提供豐厚的員工福利,包括健康保險、職業培訓和心理輔導服務,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。
    • 社區參與與公益活動
      • 在開發項目之前,與當地社區進行充分溝通,了解他們的需求和關注,確保新建設項目對社區的正面影響。
      • 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,如慈善捐助、災後重建、環保教育等,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。
    • 客戶健康與安全
      • 確保建築物設計和材料使用符合健康和安全標準,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。
  2. 公司治理(Governance)
    • 透明度與問責性
      • 提高公司運營的透明度,定期發布ESG相關報告,向投資者和公眾展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進展。
      • 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,確保各層級的管理人員對ESG政策的落實負責。
    • 董事會的參與與支持
      • 確保董事會對ESG策略的制定和監督具有積極參與。
      • 董事會成員應具備相關的ESG知識和經驗,能夠有效指導和支持公司的可持續發展。
    • 合規與風險管理
      • 建立健全的合規和風險管理體系,確保公司運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。
      • 定期進行風險評估,識別和應對ESG相關風險。
  3. 持續改進與創新
    • 建立專門的ESG團隊
      • 成立專門負責ESG事務的團隊,制定和推動ESG策略和目標,確保各部門協同工作。
    • 員工培訓與教育
      • 對全體員工進行ESG相關的培訓,提高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參與度,激發員工的積極性。
    • 持續改進和創新
      • 不斷評估和改進公司的ESG實踐,鼓勵創新,採用新的技術和方法提高可持續性。
    • 定期審查與報告
      • 定期審查ESG策略和目標的落實情況,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性,並及時調整和改進。
      • 定期發布ESG報告,向投資者和公眾展示公司的進展和成就。

透過這些觀念和策略,建設企業可以在落實ESG過程中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
盤點台灣的永續建設

綠建築認證

台灣自2001年開始推動綠建築政策,制定了《綠建築評估手冊》,鼓勵建設公司申請綠建築標章。這些標章包括EEWH(綠建築指標)標章,涵蓋節能、減碳、水資源管理等多項指標。

  • 節能減碳:台灣的建設公司廣泛採用高效節能建材、再生能源(如太陽能)、雨水收集系統等技術,以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。例如,遠雄建設和長虹建設的多個項目都獲得了EEWH綠建築標章。
  • 智慧建築:智慧建築技術在台灣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建設公司導入智能家居系統、能源管理系統等,以提高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和舒適度。智慧建築不僅提升了住戶的生活質量,也大幅降低了建築物的能源消耗。

政策支持

台灣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激勵措施,鼓勵永續建設和綠建築的發展。例如,台北市政府推出「綠建築獎勵計畫」,對符合綠建築標準的建築項目提供獎勵和補助,吸引更多建設公司參與綠建築的開發。

生態工程

生態河川整治

台灣在河川整治工程中,採用生態工程技術,以恢復河川的自然生態功能和改善水質。例如:

  • 新店溪整治工程:在新店溪整治工程中,採用了生態護岸技術,利用植物和天然材料構建穩定的河岸,減少土壤流失和水污染,並恢復了河川周圍的生態環境。
  • 基隆河整治工程:基隆河整治工程採用了濕地恢復和水生植物種植技術,改善了河川的生態環境,提供了水鳥和魚類的棲息地,提升了河川的生態功能。

城市綠化

台灣的城市綠化工程致力於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質量。例如:

  • 台北市的城市綠化計畫:台北市政府推動「台北市綠建築計畫」,在城市中大力推動綠化建設,如屋頂花園、垂直綠牆和社區公園等,增加城市的綠地面積,改善城市的微氣候和空氣質量。
  • 高雄市的生態社區建設:高雄市政府推動「生態社區建設計畫」,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綠化活動,建設社區花園、綠色走廊和生態池塘,提升社區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質量。

濕地保護

台灣的濕地保護工程旨在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,提供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,提升生物多樣性。例如:

  • 淡水河口濕地保護區:淡水河口濕地保護區是台灣重要的濕地保護區之一,這裡是多種水鳥和魚類的棲息地。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在這裡進行了大量的濕地恢復和保護工作,提升了濕地的生態功能。
  • 嘉南平原濕地保護計畫:嘉南平原是台灣重要的農業區,同時也是濕地分佈較多的地區。政府在這裡推動了濕地保護計畫,通過濕地恢復和生態農業技術,提升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。

案例研究

  1.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
    •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是台灣第一個獲得EEWH金級認證的綠建築項目,園區內的建築物採用了高效節能建材、太陽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統,達到了節能減碳的目標。
    • 園區內還設有綠色屋頂和垂直綠牆,提升了建築物的隔熱效果,改善了園區的微氣候。
  2. 台中花博園區
    • 台中花博園區是台灣首個獲得EEWH白金級認證的園區,園區內的建築物採用了綠建築技術,如高效節能建材、再生能源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。
    • 園區內設有多個生態池塘和濕地,提供了豐富的生物棲息地,提升了園區的生物多樣性。

結論

台灣在永續建設和生態工程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,通過推動綠建築技術、實施生態河川整治、推動城市綠化和濕地保護等措施,提升了環境保護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質量。這些努力不僅促進了台灣的可持續發展,也為全球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,下一篇文章,森宇建設將介紹更多關於生態工程的資訊。

森霄而立,屋宇成林

專人諮詢請洽

Line @283uhorc

或點選此處,快速加入

感謝您選擇森宇建設, 請詳細填寫表單,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繫